“小螺丝”钉出“大名堂”
朱文,1989年生,现任福建分公司福州白马河项目执行经理。福州白马河项目体量虽小,但社会关注度高。2021年,朱文在接到任职通知后立刻组织人员进场。就像朱文说的那样,要将自己这颗“螺丝钉”牢牢钉在白马河项目上,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从2010年到2022年,从安溪宝龙项目的普通施工员到福州白马河项目执行经理,他在中建五局福建分公司工作了整整12年。
刚入职的朱文,只是一名负责安溪宝龙项目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工作的普通施工员。凭借着对工作的认真和较真,在施工岗位上已经轻车熟路的朱文被调入漳州碧湖后坂安置房项目担任技术员,负责项目分户验收工作。1年后,由于项目人事调动,在技术员岗位上工作不到一年的朱文,被分公司安排到商务线条,担任项目商务经理兼结算小组组长职务。短短四年时间,朱文历任三个岗位,在每个岗位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荣获土木公司“优秀员工”荣誉称号两次。
四年三岗,可能会有许多人惊讶于朱文的适应能力,当问起朱文的成功秘诀时,他笑笑地告诉我:“我的秘诀就是不耻下问+敢于‘上’问”。
说起转岗的经历,朱文坦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刚开始担任商务经理时,长期扎根现场,已经多年不接触结算等相关内容,知识难免有所遗忘,又没有所谓的导师可以给予帮助,常常面对工作一筹莫展。没有师傅,那就主动出击寻找师傅。朱文常常请教下属,不懂就问,在学习过程中与下属打成一片,既收获了知识,又与下属建立了亲密的友情,成为了下属口中“最没有架子的领导”。
除了询问下属外,他还瞄准了具有十多年商务经验的老手——分公司总经济师丁非。为了便于请教,他甚至把丁非拉到项目上,为其安排宿舍,领导有事,他就奔前忙后地来回接送,只为能够更好交流。分公司总经济师一个月内在项目上呆了28天,仿佛成了“项目商务经理”。
“当时好多项目经理都来找我要人,就是因为我把丁非总‘扣’在项目的时间太长了。”朱文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那时太想学东西了,非常感谢丁非总能够耐心地教导我。”
凭借着这份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精神,他始终坚持多看多问多累积,在学习他人长处过程中不断打磨自己,成为分公司那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做一颗最有钻劲的“螺丝钉”
在朱文的字典里没有“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困难就掉头”这个词。福州白马河项目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中路和白马北路交界处,东临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北靠福建园林明珠——西湖公园,南接福州首张创意产业文化名片——芍园壹号文化创意园。白马河是榕城点滴变化的见证者,对福州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福州市新一轮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的重点,项目压力可见一斑。
项目还未进场,便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白马河地处城区中心地带,车流量密集,交通压力非常大。为了把交通影响降到最低,保证项目顺利进场,朱文多次前往市交警大队协调施工场地,与交警部门、设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反复调整交通疏导方案,优化围挡方案,甚至大胆地提出“边施工,边通行”的方案,将南北半幅桥梁分两期进行封闭施工,降低了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实现了项目快速进场。
分幅施工虽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但也使得原本占地不大的施工场地显得更加狭小,仅为1150m2。一台桩机、一台挖机,便再无多余空间进行施工。项目又作为应急抢险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如何安排施工成了最大的难点。
朱文充分发挥不怕难、不怕累的精神,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一是合理利用空间,有序规划材料堆场。二是结合工程特点,合理布置机械位置。三是分阶段布置现场,做好协调,实行分班组、分作业内容、分阶段精细化管理,实现高压旋喷桩、旋挖灌注桩施工合理穿插,现场产品一次成型。在朱文的带领下,项目人员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团队合力,在极短时间内打开施工困局,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扎实推进,仅仅半年就顺利完成了北半幅施工建设,不仅获得业主的一致好评,还荣获福州市“工人先锋号”。
做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任何庞大复杂的机器都是由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连接和固定起来的,永不松劲、团结一致既是螺丝钉的特点,也是朱文的人生信条。
项目地处交通路口,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使项目工作进度停滞不前,185根军用光缆分属5家部队,通信、电力、燃气、雨污水管线分属6家单位,还有2条省市政府专线,错综复杂的管线改迁令人望而却步。
朱文下定决心要全力打赢这场管线改迁攻坚战,他充分发挥项目主心骨作用,积极同业主、设计、省市政府、各部队及各管养单位对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管线踏勘摸排,制定确定一段施工一段的管线迁改方案,过程中见缝插针、抽丝剥茧、层层推进,“一人一机械”全过程旁站管线迁改工作,全力确保迁改工程进度和安全。最终提前半个月完成项目管线迁改任务。
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朱文也未忘记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项目离福州市人民政府仅1.4km,距福建省人民政府仅1.8km,周边多为政府单位宿舍,社会关系复杂,投诉时有发生。朱文主动出面协调邻里关系,在他的努力下,顺利解决各级投诉35件,同时积极对接社区,开展义诊、免费理发、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雷锋精神”,服务社区民众。此外,他还带领项目部“出人工出材料”,无偿为社区修复破损道路、管线,为周边小学安装减速带,获陆庄社区表扬信一封、锦旗一面,得到社区居民广泛认可和点赞,为项目后期投诉量骤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或许并不是那么起眼,但是它牢固地钉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为集体贡献力量。就像朱文那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自己那份担当和责任,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只有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争当螺丝钉,这艘勇往直前的航船才能更加稳固,行的更远。(福建分公司机关综合办公室见习生詹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