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认真】让较真成为态度,让认真成为本能

发布日期:2022-01-05
【字体:打印

【较真认真】让较真成为态度,让认真成为本能

领导较真,员工认真是公司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对于新员工来说,进入公司时间很短,对这个的感受可能不深刻,但是慢慢接触之后,深刻感受到较真认真的内涵,即对工作一丝不苟,注重细节,不求完美无瑕,只求做到最好,与我自己之前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事事认真,要么不做,做就做好”的信念相重合。

要做到领导较真,员工认真,在我看来就是要让较真成为态度,认真成为本能,对工作较真不放松、认真不懈怠,这样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与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得到满足感与幸福感,攻克一个个难关,吃得苦,耐得烦,最终实现人生理想。那要怎么样才能做到让较真成为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成为自己的工作本能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要义,分别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勇于实践的行动力,坚持不懈的持久力。

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事演变成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处积累而成的。细节决定成败,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细节,现实中往往都是由于很小的细节导致极大的后果,“一颗马蹄钉亡了一个帝国”。

项目上的工作繁杂琐碎,没有什么大事,多得是一件件小事,但是这些小事也不容忽视,最是需要看重细节,需要较真的工作态度。如果不重视细节,不较真,很多工作就会出现问题纰漏。比如,在人员考勤时少写了一个人的,写错了一个人的,发现了还好解决,整体推翻重来。若是没有发现,那么这个人的工资就难以正常发放,连带着绩效考核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人员考勤的时候必须较真认真,注重细节,不厌烦地反复修改,直至无误。

在工作中不仅要抓细节,更要多观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不能闭门造车,不去观察,不去思考,这样人的思维会越来越迟钝,演变成模式化工作的“机器”,所以要培养发现问题的眼睛,事情不是没有,只是你看不看得到,能不能解决。综合办是项目对外宣传的对口部门,我在其中学到的是,要积极擦亮发现新闻的眼睛,发现项目上的重要活动及典型人物故事,撰写相关的通讯稿,强化项目宣传效果。总结来说就是多观察,多思考,主动发现项目工作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样员工才不会变成机器,每天都有新的问题要解决,保持工作的积极性与新鲜感。

勇于实践的行动力

知易行难,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你不想干,但是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手机消息、新闻讯息、聊天谈话等,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不想干事,一拖再拖,造成拖延症。所以在工作中不仅需要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专注力与行动力。面对工作任务的时候、发现问题的时候,快速反应,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拒绝“拖延”,快速行动,提高行动力,但是也要拒绝诱惑,排除其他的干扰,专注于工作中,才能事半功倍,拖来拖去,面对工作的最后期限deadline,只能临时抱佛脚,完成任务式的工作,难以将事情做得更好。

要勇于实践,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佛,心态越来越平稳,然而年轻人的特质——勇敢无畏越来越少,面对问题想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敢展现自己,只被动完成工作,只求无功无过,当条“咸鱼”。短期的舒适带来的是长久的隐患。这样的思想短期来看似乎无关痛痒,但是长此以往,自己的勇气与锐气会一步步消磨干净,做的事情越来越难以完成,就难以锻炼自己,就越来越不敢承担责任,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所以工作中要勇于实践,认真较真,保持拼劲冲劲,不要怕犯错,很多事情只有你做错了你才能知道问题所在,下次不会再犯。

坚持不懈的持久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是一项简单又困难的事情。拿我们新员工来讲,轮训期间每天需要写每日感想,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与感想体悟。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大多数人来讲也很难坚持。多数人都是积累着几天的一起补全。这个其实不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写每日感想就是需要每天写,认真写,每天多写一点点,多想一点点,坚持下去一周。之后就不需要你特意去记,就会养成良好的思考总结习惯,按时完成每日感想。

要培养坚持不懈的持久力,也需要养成这样的习惯。面对苦难阻碍不退缩,坚持下去,坚持认真工作,对待细节问题较真,不放松。长久下去,就会形成习惯,形成本能,一旦事情做得不好,忽视细节问题,就会让你觉得难以忍受。这样才是良好的习惯养成,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对事较真认真,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一时意气,三分钟热度,坚持不到一会儿就放弃,重回“咸鱼”状态。

“领导较真,员工认真”,看上去很抽象,但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坚持以上几点,坚持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凡事认真较真,不放过细节问题;勇于实践,快速执行不拖延;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不敷衍,才能让较真成为我们的工作态度,将认真成为我们的本能,做到认真较真,梦想才会成真。(肖宇桑)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五局微信

五局土木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