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应该被尊重与怀念——“光影铸魂”主旋律影片进项目观后感

发布日期:2020-09-01
【字体:打印

历史应该被尊重与怀念——“光影铸魂”主旋律影片进项目观后感

周五晚,我所在的福州地铁4号线2标7工区项目组织开展“光影铸魂”主旋律影片进项目党课活动,我们走进电影院,感受爱国主旋律电影的魅力。

不得不说,《八佰》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电影里既有好几处“燃”到爆的宏大场面,也有煽情的微小镜头。我虽然看完电影后没有潸然泪下,却也深受震撼,心灵受到深深触动。

“八百壮士”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事迹,他们之所以被世人所记住,除了这些军人本身的英勇顽强和壮烈牺牲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所参与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一场被全世界围观的战斗。你要问我这部影片想要表现什么?一言以蔽之:中国四万万同胞的铮铮铁骨。“八百壮士”这群军人是由一帮杂兵组成的,他们其实是一批临时被收编进团的散兵游勇,其中大多是打了败仗,四处窜逃的逃兵,甚至是一群不明事由的贪生怕死的“鼠辈”,这也是电影着墨最多的地方。因为这群杂兵是最接近于普通人的军人和战士,只有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才能深切认识到什么是战争,并感受战争的残酷。

《八佰》是战争片,大手笔制作,把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整体气势烘托了出来,且带有极为悲壮的气氛,叫人感受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也叫人感受到军人的血性:试问中国军人的骨头有多硬?看看四行仓库中的八百壮士!但是导演并没有止步于这一点,也没有一味地表现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壮烈牺牲,而是适当地展现了面对战争时怯懦、自私和胆小的小人物心态,其实这才符合真实战场上的状态,电影叫我们看到了众生相。

这些人当中,包括张译饰演的军队文职“老算盘”,聪明圆滑,审时度势,懂得趋利避害;姜武饰演的爱吹牛皮“老铁”,怯懦自私,贪生怕死;王千源饰演的神枪手“羊拐”,老兵油子,挂念家里的老母亲;欧豪饰演的逃兵“端午”和张俊一饰演端午的年幼的堂弟“小湖北”,他们俩一心只想感受一下上海的繁华等等。这些人在战争之初,心里想的,都是千方百计地逃跑、躲藏和求存。他们的行为表现,我们看不到视死如归的军人气节,恰恰相反,我们看见的是老鼠般的仓皇逃窜。因为在容不得你思考的真实的战场中,大多数人可能根本还没有意识到敌人在哪里,子弹就已经穿透了他们的身体。恐惧,才是在战场上一个人最直接最本能的反应。《八佰》向我们暴露了战争下人性的复杂,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我们看到城市如何一夜之间被炮弹轰炸成废墟;看到老鼠如何饥饿地在尸体上寻找食物;看到横飞满天的子弹如何瞬间夺走他人的生命;看到士兵是如何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战斗。

既然贪生怕死是本性,为什么还要接着抗战到底呢,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如同诗人田间的一首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所描述: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因此,“八百壮士”顽强抵抗敌人的进攻表明了一种战斗至死的态度,表明了一支军队的气节和信念。这场战争唤醒了无数个中国人,它激发了中国人捍卫国家的决心和意志。到了最后,“隔岸观火”的各阶层各国籍各行业的人也彻底成为了这场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一部分。正像片中的台词所言,要想真正打赢这场战争,靠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是不行的,得靠他们背后的四万万同胞。

电影或许并不完美,但它所讲述的人物故事与情怀却值得被看到。毕竟,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如何向前发展,历史应该被记住,英雄应该被尊重与怀念。《八佰》唤醒了更多人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虽然它已经过去了数十年,离我们这一代虽然有点远,但我们更不应忘记的则是,我们要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战争背后的意义,我们的战斗是为了什么。(赖成铭)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五局微信

五局土木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