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在项目运营中无处不在,大到一根桩、一车砼,小到一杯水、一页纸,强化管理、降低成本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提高我们的经营效益,而成本分析会,堪称脉门,最能体现分项的利润率变化情况、材料的节超使用情况,真实反映现场的变化情况,经过成本分析会的原因分析,能够迅速切中要害对成本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及时可行的控制措施,驱动成本管控工作持续、有效。
目前成本分析会应付偏多,实效性不强,基础设施板块成本管控精细化不够的现状,局总经济师黄刚对项目管理角色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土木广西分公司江北干渠项目针对此迅速切入,以问题为导向对照项目成本分析会老一套,并就如何有效召开成本分析会进行深化学习和探讨。
会议布置,需注重细节。成本分析会目的就是为了节约项目成本,减少铺张浪费。但很多时候,我们眼里只有成千或者万计的节约意识,却往往忽略了滴水成河的事实。项目负责人谢开武总着重强调局总经济师黄刚针对成本观念不够细微的问题,要求项目部要着眼于细节,着手于习惯,从小成本开始,树立节约的“根意识”。
会议形式,需简单明了。成本分析会议程冗长拖沓饱受诟病,因此要在精确分析、精准把控、精细目标的同时又能让员工积极参与。讨论中项目结合自身特点,从关键岗位及成本控制关键人员出发,对会议时间做出明确控制,精确到每个岗位摆出问题、分析原因的时间,要求各岗位需明确意图,抓紧自身职责所需陈述的要点,领导班子则务必多以互动形式对汇报材料的数据与举措进行询问讨论,以此提高员工的参与度。
分析内容,需紧扣成本。一切与成本管理无关的不要提,空话套话不要提,盈利项形成制度稳定推行的只要监察执行是否到位,而对于亏损项不但要主观原因和人为原因,查明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做到主题明确,围绕成本管控绘蓝图。
节约举措,需共享优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方案,标准推行。项目四个工区目前均有隧洞掘进,在成本管理方面应互为沟通,对于施工过程超设计量的,其他工区应做前车之鉴。就下料尺寸引申到原材料进场尺寸,将材料利用率最大化,在以一工区下料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工区实际加以优化推行。
分析材料,需字字斟酌。分析材料要有严谨的态度,可以简洁但不能只有自己看得懂,可以结合各自工区特点分析但材料内容标准项不可或缺,允许做出相应解释但是不能犯低端错误,有效避免一个标点符号引出的歧义,一个同音字打出的错别字,一个表达方式写出的敏感字,对待文字,也需一份责任心,一种态度。
面对年底完成预验收、现场完工后三个月完成项目结算的攻坚目标,“隧道尖兵”们正全力以赴冲刺中,过程中的成本管控显得尤为重要。严格推行新型化成本分析会制度,紧扣成本的主题,把好分析脉门,使得成本分析会达到开之有效,提供持久强大的内生力量驱动项目成本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