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菲:95后“学霸”女总工

发布日期:2025-08-29
【字体:打印

刘鹏菲:95后“学霸”女总工

c9bf5ba4cb5c9d42a343a5a1d7b55a1.jpg


在南宁三中项目一线,安全帽下映衬着一张年轻却坚毅的面孔。她就是刘鹏菲,土木公司首位“95后女总工”,她将图纸铺展在施工一线,用指尖划过复杂的数据,雕琢着对工程建设的精益求精。  

7年考下11个专业证书

2017年7月,怀揣着理想与抱负,刘鹏菲大学毕业后来到土木公司广西分公司,从最基础的料账员、技术员岗位起步。

钦州中马产业园项目被定为公司BIM技术试点项目之一。担任项目料账员的刘鹏菲,没有将自己局限于此,而是凭借自身的专业背景和BIM实习经验,主动要求从料账岗调至技术岗,申请加入项目的BIM技术团队。

然而,深入学习BIM技术的过程并非坦途。在负责一山地群体建筑项目时,复杂的地形高差导致单体标高系统混乱,总平布置、异形结构与坡屋面建模难度陡增。她不得不频繁往返现场,在施工一线探寻BIM服务项目建设的本质价值。这也让她深刻意识到:“原来,大学所学远远不够。”

知不足而奋进,“我要成为复合型技术骨干。”刘鹏菲的学习热情被点燃。考证对她而言,是一场融合科学方法与极致坚持的马拉松——她接连考取了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机电工程、水利工程)、一级造价师、BIM二级(建筑、结构)等11项职业资格证书。说起来云淡风轻,但要在繁忙工作之外,见缝插针地挤时间学习,熬过了多少深夜,付出了多少心血,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刘鹏菲笃信“考证不是目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在昭通凤凰广场项目攻坚期,她将一级造价师备考与实践结合:深入分析项目概算组成,严审施工图预算;同时创建BIM模型,提前揪出图纸“错漏”,变被动处理为主动管控,让技术成为项目推进的“超前一公里”。

技术工作就是要力求完美

技术之美的极致,在于对“完美”永无止境的追寻——这不仅是刘鹏菲的工作信条,更是她面对挑战时最锋利的武器。

刘鹏菲是个信念感极强的人,面对任何任务都全力以赴,确保每项工作都画上圆满的句号。在她的字典里,从没有“娇气”二字,更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2024年12月,刘鹏菲担任南宁三中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项目推进的关键时刻,一场“地质困境”打破了原本的顺利进程:地下8米处突现20多米厚的富水圆砾地层。采用传统泥浆护壁工艺的旋挖灌注桩试桩,因泥浆护壁形成的泥皮显著降低桩身侧阻力,导致桩身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项目进度骤然停滞,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刘鹏菲挺身而出,“这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必须拿出党员的担当!”在方案论证及变更阶段,她化身“协调员”,多次走访类似地质条件的在建项目,实地考察管桩施工工艺,并先后组织召开5次技术协调会、3次专家评审会,修改上会请示文件10余次,成功推动“旋挖桩改管桩”方案落地。进入实施阶段,她以“分秒级”的精度严谨把控每道工序:从桩位放样到沉桩压力控制,她的备忘录里详尽记录着关键细节:“4月23日16时26分桩基就位、17时01分下放钻杆引孔”。这份苛求的细致,织就了严密的质量安全网,最终成功攻克了难题。

“菲姐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同事感叹,“她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容不得半分差错,极致的严谨才是追求完美的基石。”

时间从不亏待每一个努力向上的人。刘鹏菲对技术近乎偏执的钻研和对完美的执着追求,终获累累硕果:她主导的BIM技术应用先后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20 余项;牵头完成专利、工法、QC等科技创新成果10余项;个人荣获中国建筑钢结构协会行业巾帼模范、南宁市建筑业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局优秀员工等20余项荣誉。

柔并济的生命张力

在刘鹏菲身上,“刚”与“柔”从来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如同建筑结构中的钢筋与混凝土——刚劲之处支撑起攻坚克难的脊梁,温润之处凝结着团队协作的向心力,共同构筑起她独特的生命张力。她的“刚”,是面对困境时的果敢决断与质量防线前的寸步不让;她的“柔”,则是对团队的细腻关怀与“授人以渔”的育人智慧。

当许多人惊讶,在男性居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一位女性竟能迸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时,刘鹏菲的回答掷地有声:“性别并非关键。每个工程人都必须‘刚’,尤其是在质量管控上!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这条底线,我们寸土都不能让!” 

项目钢结构吊装进入关键阶段,刘鹏菲在复核方案中发现,其参数存在细微偏差,她毫不妥协,立即组织技术团队连夜核查、反复验算。直至修正参数通过复核,她紧握图纸的手才松开,掌心汗珠在灯光下微微发亮。

 她的“柔”,则如同春风化雨。2025年,刘鹏菲创新建立了“三带三学”机制,即“带思想学作风、带业务学技能、带团队学管理”。当同事对复杂的内控制度理解不清,或内页资料整理混乱时,她总是躬身示范——从解读制度条款到梳理工作流程,不厌其烦地耐心引导,更善用启发式提问激发思考。在她看来,真正的帮助,是点燃智慧,赋予团队独立前行的能力。

这份浑然一体的刚柔并济,让她的专业素养拥有了锐不可当的棱角,也让她的团队充满了温暖而坚韧的向心力。

证书镌刻专业深度,现场淬炼技术锋芒,管理彰显刚柔智慧。这位“95后女总工”,不仅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卓越答卷,更以冲锋在前的姿态,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工程师的先锋模范本色。(作者:方慧海,一审:马彬纯,二审:陈福峥,三审:张沁芳)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五局微信

五局土木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