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地下30米!探秘“7401工程”隐患综合治理项目

发布日期:2024-09-11
【字体:打印

潜入地下30米!探秘“7401工程”隐患综合治理项目

竖井口.jpg

竖井口

隧道内部勘察.jpg

隧道内部勘察

抽水管道安装.jpg

抽水管道安装


穿好涉水服,打开探头灯,从一米宽的洞口进入,顺着长40公分布满铁锈的爬梯匍匐前进,“潜”入地下30米,在没过大腿的积水、淤泥中艰难行走,到水深处还要划皮艇前进……这不是探险电影的片段,而是土木公司“7401工程”隐患综合治理项目管理人员每日进入施工现场的必经过程。

2023年8月,土木公司华中分公司持续攻坚互融区域,中标郑州7401项目,实现了在河南区域首个自主营销项目的落地。自此,项目建设团队与这一方狭小漆黑的地下空间为伴,排水、吹沙、堵漏、加固,上演了一场城市安全守卫战。


困局:我们对地下的情况一无所知

郑州市“7401工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1974年批准结合地铁而建的重点人防工程。全长3270米,埋深地下22~30米,西高东低,工程分为隧道回填段和站厅保留段两部分。“由于修建年代久远,结构性能下降,渗漏严重,尤其自7·20郑州特大暴雨以来,工程全线被水包裹,严重影响临近地铁、市政桥梁、河道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项目技术总工刘桥介绍道:“我们的施工任务就是通过隧道回填,消除老旧人防洞内长期积水的安全隐患。”

“余总,这个竖井口就是我们施工现场的入口吗?”

“没错,就是这里,我们就是来‘补窟窿’的。”

初来乍到的施工员向后一个踉跄,不禁发出连连疑惑:“听说这个防空洞可是几十年没人下过了,不知道氧气充不充足,会不会有蛇虫,里面好几米深的积水,怕是不好修。

“咱们五局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非洲马永贝原始森林都穿过了,这怕什么!我是党员,我带头第一个进洞!”项目经理余西洋拍了板,带领团队开启了第一次地下勘探之旅。

项目经理、总工、设计一行三个人戴上安全帽、头灯、氧气瓶,穿上涉水服、救生衣,在绳索的牵引下,慢慢爬向竖井底部。回忆起当时在地下勘探情况,刘桥还一阵余悸:“下井的恐惧主要来自于对地下的一无所知,洞内黑压压一片、脚下水也不知多深、有限空间缺氧、逃生通道狭小……当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时,很难不让人心惊胆战。但是,当看到项目经理冲锋在前,后方的兄弟们紧紧攥着我们腰间的绳索,只觉得浑身都来劲了。”

从地面到井底约为30米,越往下爬,温度越低,腥臭味逐渐加重。落地之后,脚下是湿润的软泥、没过大腿的积水。在半人高的流动空间里,三人将皮筏艇缓缓展开,一手攀着绳索,一手拿气筒贴在皮筏艇肚皮上充气。充气完成后,一人划船、一人照明、一人拍摄,分工明确。大家猫着腰,屏息凝神、缓缓前行,本就十分幽深的环境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息。由于工程年代久远,墙面多有裂缝、漏筋等情况,每隔三五米就有几个渗水点冒出来,整个洞内如同“水帘洞”般,自来水般大小的水流从缝隙里滋出来,再厚的防水服也淋了个落汤鸡。由于地势起伏,遇到水位高处,几人只能弓着身子,贴墙前行,边走还不忘边通过砖块大小等估算隧道地形、走势、长度。

此次勘探历经三个半小时,三人出洞时全身大汗,还从涉水服里抖出了十多斤水。项目团队真切直观地感受到了施工难度,也将团队的心紧紧聚在了一起,为攻克一项项全新的挑战凝聚了强大的战斗力量。


破局:一个困难一个困难精准打击

“7401工程”作为埋深地下的老旧人防工程,在内部满水状况下进行治理,在国内同等地质环境条件下属于先例。隧道修建年代久远,在其内部抽水作业,很容易产生隧道内外水压差,增大洞内塌陷风险,危及临近地铁、桥梁、管线及周边建筑物安全。再加上隧道回填长度长、埋深深,连通竖井少,内部空间小,施工场地受限,地面交通繁忙,施工组织及施工难度大大增加。

“本项目与传统的地下人防工程截然不同,所有的问题都是全新的,我们坚持系统施治、逐个击破的原则,由点到面一个一个攻克。”余西洋说道,“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回填段施工最棘手,安全风险最大,也最考验技术。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局,公司、分公司做实大后台支撑,牵头召开项目策划会,为项目把脉问诊,着力破解建设瓶颈。项目还多次组织业主、专家实地踏勘、反复研判、科学论证,确定了隧道回填治理思路。

项目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结合施工实际,对隧道段回填方案进行优化,形成由西向东逐步分段回填方案,通过“合理分段、适量抽水”和“分层吹砂、最后回填泡沫混凝土并注浆”的方法进行回填。刘桥介绍:“经过与设计院、公司、分公司多次研讨论证,我们将初步设计中的回填材料由‘泡沫混凝土’改为‘填砂为主’,并通过技术创新,采用膜袋吹砂回填方式,可带水作业,避免泡沫混凝土遇水稀释影响回填质量;同时通过竖井通道远距离吹砂回填,取消地面钻孔分段,最大限度减少对地面交通和城市形象的影响,使得施工更加安全,治理更加环保,回填质量得到保证。”该创新技术成功应用获湖北省质安协会“创新型QC”I类成果1项、局优秀工法1项、发明专利受理1项。

项目还先行先试多项创新成果,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项目在各竖井抽水点安装一体化自动化监测设备,人员通道处设置水位监测报警装置,在有高处坠落风险的施工升降机井口设置门磁报警器,对危险源全方位实时监测,动态预警。项目还创新研制易开启、联动触发报警的井口临时防护盖板装置,获得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QCⅡ类成果。

针对内部有限空间作业,项目总结九字秘诀——先通风、再监测、后作业。现场配置通风设备、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活体检测、下井作业值班告知牌、危险源告知牌等,安排专人值守出入口,确保人员安全。


立局:以标杆工程守护一方平安

项目作为郑州市消除地下空间隐患,保障中心城区安全的重点民生工程,按期完工、优质履约是重中之重。

“每天在三十米高的爬梯上来回四五趟,还是需要一定的体力的,30米大概有10层楼那么高,我们还要穿着水衩,在泥水里摸爬,一趟下来全身湿透,早已分不清是汗还是水。”项目建造管理部经理朱述桂说,“最初施工人员下到地下的时候感觉呼吸不畅,现在经过放水通气,地下的空气情况已经好转。”

项目位于郑州市区交通主干道,且靠近居民区,为保证交通安全及附近居民正常生活,项目多夜间施工,既要控制噪音,又要保证施工进度,这无疑为工程顺利推进增添了不小的难度。项目以现场问题为导向,与施工班组密切配合,合理配置施工资源,进场即编制进度计划,坚持每周召开工作推进会,进行进度对比,针对进度滞后部位,重新组织劳务资源、周转材配置、动态调控,确保按时完成既定工期目标。

“地下工程最注意安全,洞内情况复杂、难以完全估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必须严格把控。”这是项目团队的共识,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项目从制度和思想上强化全员安全管理,全面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安全巡视检查,针对特种作业,高危作业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同步抓实安全教育活动,持续开展项目经理讲安全、班组长周培训活动,安全生产稳定向好。

项目隧道回填施工阶段,累计抽排水超300万立方米,回填砂石、泡沫混凝土约6万立方米。今年4月,项目优质高效完成3.07公里隧道段回填任务,隐患彻底根治排除,有效保障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获业主单位表扬信1封。

目前,项目正全力冲刺站厅段施工,通过加固治漏、提升改造,最终将站厅改建成人防博物馆,留下历史印记,保留城市记忆,最大限度发掘该工程的社会效益,让老工程发挥新作用。分公司宣传纪检管理 定馨怡)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五局微信

五局土木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