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引领创新已成燎原之势,众多成果助力企业高品质发展

发布日期:2023-01-16
【字体:打印

罗桂军劳模三创工作室.jpg

罗桂军劳模三创工作室2.jpg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罗桂军劳模三创工作室”团队又迎来了大丰收:斩获4项国家级质量大奖、国家专业质量奖8项、省部级质量奖35项、国家级QC成果43项(国际级ICCQC金奖1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授权123项、获评省部级科技奖5项、省部级工法14项、BIM国家级奖项39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34篇;主编湖南省地方标准1项;公司级课题立项84项,立项局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项;一次性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备案……劳模引领创新在公司已成燎原之势,众多科技成果必将增强公司发展软实力,下面我们一同了解他们工作绩效吧。

“罗桂军劳模三创工作室”组成

团队领衔人罗桂军,工作室下设7个创新小组,分别为:工作管理小组、科研课题攻关小组、质量创优小组BIM创新小组、桥梁研究所、隧道研究所、信息化创新小组。工作室成员均为公司内部线条专家及业务骨干,共有成员56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14人,中级工程师20人,涵盖科技、设计、质量、BIM、信息化、路桥隧、测量、试验、概预算等多类型专家。

以管理小组为牵头开展工作统筹

管理小组制订了2022年工作计划、技能人才培养年度计划、课题总结提炼安排。指导各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及过程督导;组织各小组参与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产业孵化;参与公司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并对基层创新工作室进行孵化;组织对科技成果的总结提炼、活动效果评估,并进行宣传等。2022年制订了潮汕大桥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苍昭高速公路绿色建造技术等按两年研究的计划;总结提炼《窄高型跨座式连续PC轨道梁施工关键技术》《大型航电枢纽工程综合施工技术》等成果,举办培训6场次、培训人次120人、技能提升人次102人。

科研课题攻关井然有序开展,工作成果丰硕

从工程项目的痛点和难点出发,结合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建筑节能领域和前沿技术,挖掘课题研究方向,编制课题立项计划书,2022年全司共评选出了84项课题,并择优立项局重点课题2项,局青年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团队对柳州轻轨02标的成果进行深化总结,形成了《跨座式单轨桥跨结构优化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经中建集团组织以陈政清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评价,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对井冈山航电枢纽项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提炼总结,形成了《大型航电枢纽工程成套关键技术》,经中建集团组织专家评价,成果总体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团队主编的《热轧带肋600级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被评定为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实现了公司地标编制“零”的突破;《耐久性刚性-复合式路面建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黄土塬深陡沟壑高墩桥梁绿色建造关键技术》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二等奖;《大型航电枢纽工程成套关键技术》获中建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创新团队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发掘一批实用性强、推广价值高的工法与专利,获中施企协微创新技术大赛成果13项,占全局获奖总数的40%,中施企协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成果8项,占全局获奖总数的57%。另外《盾构近距下穿南环既有运营铁路隧道自动化监测技术》等6项关键技术被评为局创新技术。

创新团队牵头成立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小组,通过技术与财务等相关线条联动80余名参与人员,历经3个月通过对2019-2021年156科技研发项目、经过研发取得的成果、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结合课题研发费用、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申具有较强逻辑性报资料共计4000余页。于湖南省第一批通过了国家火矩中心的备案。连续第三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质量创优小组认真履职,奖项硕果累累

团队支撑斩获四项国家级质量奖。2022年,巴基斯坦PKM项目获詹天佑奖,实现了公司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北四环1标、北投大厦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重庆二横线项目荣获参建鲁班奖。

团队支撑再获八项国家级专业奖。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1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1项、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工程2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1项、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3项。

团队支撑还获省部级质量奖35项。其中获湖南省芙蓉奖2项、省优4项,广西区最高质量奖“真武阁杯”7项,获河南省优质工程1项,重庆市巴渝杯1项,湖北省市政金杯2项。

全年获得国家级QC成果、优秀班组共计43项,创公司历史新高。继去年斩获五局首个国际ICQCC质量管理大赛金奖之后,今年柳州轻轨02标项目成果再次斩获国际ICQCC大赛金奖,成为五局内唯一一家斩获两次质量界奥林匹克大奖的公司。

BIM团队引领建筑数字技术转型

2022年10月,公司成立BIM中心,是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有利支撑。

同时团队今年获省部级以上BIM奖项45项,新增BIM应用等级证书11本,全司现有130余本相关BIM证书保证了专业人员的质与量。

在项目BIM标杆示范方面,依托苍昭高速项目,深入应用BIM技术于项目管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激光扫描技术构建全线BIM模型,运用多信息系统对项目管理提供帮助,同步项目管理需求。一北延项目稳步推进BIM技术应用,在资料验收、过程计量、场地布置、智慧工地等方面深入应用,为项目管理减负增效。同时以苍昭高速等高速类型项目为载体,稳步推进《基于GIS和BIM技术融合的工程数字化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开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方式的变革,后续将把成熟经验推广。

桥隧研究深入进行,支撑公司专业发展

总结形成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技术。三门峡市国道310南移新建工程,桥梁具有百米深桩、百米高墩、百米大跨连续梁的特点,环境差、技术难度大,工作室研究了脆弱黄土塬生态环境下V型山谷高墩桥梁绿色建造相关内容,并形成关键技术,经湖北省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评价,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评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开展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以潮汕大桥斜拉桥工程为载体进行《河海冲积地层大跨度独塔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斜拉桥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斜拉桥安全快速建造,目前该桥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以苍梧高速项目为载体,开展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砂岩固废减量及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实现绿色建造。

以长沙市万家丽路220KV电力盾构隧道工程依托,总结形成《复杂环境连续小转弯半径曲线盾构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该工程为湖南省首条电力盾构隧道,基于城市电力盾构隧道距离长、盾构施工口径小、曲线段多、曲线转弯半径小、变向多等特点,特别是在特殊地质和复杂施工环境下连续的小半径变向曲线掘进施工难,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工程实践等结合的方法,对其中涉及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总结,以扰动机理及控制、渣土改良方法、水土压平衡、管片力学优化及病害与线形控制和掘进参数控制优化为突破抓手综合攻关解决施工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经中建集团组织成果评价,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赣州蓉江新区过江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研究,该隧道工程为国内第七条、江西省第一条矿山法施工跨江隧道。创新小组根据工程难点,结合本项目申报集团交通强国示范项目契机,从工艺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着手,重点研究高水压及施工扰动作用下泥质粉砂岩渗透特性及强度弱化特性、软弱围岩浅埋小净距过江隧道微扰动开挖支护技术、软弱围岩浅埋小净距大断面过江隧道安全控制技术、基于BIM的过江隧道施工过程智能监控预警技术。

信息化创新小组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团队打造了广西分公司的信息化示范企业的创建,排名全局三强。一是完成股份人力资源、智慧安监平台的推广应用,实现了29个项目视频接入智安平台,应用100%覆盖;二是实现了新门户、轻量化、知识文档及电子签章系统的推广应用,其中全司新门户激活应用人数达3610人,激活率达97%;轻量化系统分包模块应用率100%,数据同步率97%,物资模块应用率97%,同步率70%;电子签章系统应用覆盖率100%,目前已上线合同1604份;知识管理系统全现年度新开工25个项目全面应用;

以创新应用为抓手,高水平推进了数字创新,促进了数字化管理部门年度扎实推进了四个信息化创新应用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开展数字化管理驾驶舱建设,建成了合同、产值、人力和十大指标看板模型,完成了合同看板的正式上线,同步实现了市场报表、产值报表的线上化;二是完成云筑网RPA机器人开发,也可以称之为公司的数字员工,全年累计完成6254条单据录入,合计金额30.08亿元,大大降低了一线物资人员的重复操作,预计可为物资人员节约521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三是与物资设备部联动广西分公司开发物资限额领料模块,探索大项目物资合规性管理,推进物资管理数字化;四是引入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完成了7号线试点工作,后续在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应用,持续推进项目工期的数字化管控。

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罗桂军劳模三创工作室”正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一发展主题,带领公司科技线条人员,深入研究公司现阶段基础设施瓶颈技术、攻坚克难,将为公司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奉献。(土木公司)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五局微信

五局土木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