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01标杏韩区间全线顺利贯通

发布日期:2017-12-22
【字体:打印


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01杏韩区间全线贯通


1222日,随着最后一榀格栅钢架架设完成,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01杏韩区间右线顺利贯通,同时也意味着杏山子站-韩山站矿山法区间隧道双线的目标实现,至此,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01全线贯通。

杏山子站-韩山站矿山法全长1980m,为双线小净距隧道,自201549日开工,至全线贯通耗时为998天。这一刻来之不易,振奋人心,使项目部全体员工本就激情高昂的斗志又一次得到升华。在近1千个日日夜夜里,隧道区间在项目负责人邱爱生的带领下,五大难点全部攻克,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地铁施工人才,为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难点一:浅埋暗挖,穿溶洞

杏韩区间风机房-斜井段,埋深14-30米不等,为Ⅴ、Ⅵ级围岩段,全长650米,在隧道拱顶及周边分布着大量的填充、半填充式溶洞,溶洞直径1.5-6米,加上围岩软弱,泥夹石情况严重,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有掉块、冒顶的风险,掘进风险极大。通过采取了加密超前地质预报、加强超前支护、对溶洞进行提前探测并注浆填充等手段,逐步化解了多个重大风险。

难点二:下穿建筑,控爆破

杏韩区间斜井-韩山站段,沿线地表存在大量民用建筑,多数建筑为早期砖砌结构,最大风险点是正交民用水塔、斜交三环高架桥桩基,水塔高约32米,桥桩离隧道最小距离为7米。为了确保在爆破施工中地表建筑的安全,项目部编制了下穿建(构)筑物的专项方案,沿线布控监测点,通过药量精确计算,对断面分区域爆破,减少分段炸药的用量,将振速控制在1.5cm/s以内,安全穿越了该段建(构)筑物密集区。

难点三:下穿河流,预加固

下穿王瑶河是该段隧道施工难度和风险最大的段落,为Ⅰ类风险源。该段隧道长116米,Ⅵ级围岩段,其中加高段开挖高度8.6米,拱底处于土岩交界面,软弱富水;拱顶为砂质粉土、杂填土,塌方、冒顶风险极高。尽管在进洞前段施作了长管棚,但隧道变形量仍然较大,超出设计预留变形量,最大变形量达50cm。在总工程师朱嘉岚的组织下,提出了超前三轴搅拌桩加固、拱底注浆等措施,并争得了相关方的认可,并最终安全下穿王瑶河。

难点四:单线施工,强组织

杏韩区间正线断面直径5.6米,由斜井进洞,单段落最长1150米,不利于机械展开施工,根本无法进行会车作业,出渣效率低下,单循环出渣时间达十几小时。项目部集思广益,通过矿用耙渣机的成功运用,解决了装载机用不上、小挖机效率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装渣效率;同时通过开设临时横通道,将平行隧道打通,减少倒车距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循环施工路线的组织,将单循环开挖时间缩短8小时以上。

一般地铁矿山法施工由于断面较小,都是在初支全部贯通后才组织二衬施工,根据业主下达的工期,根本无法依据原有的施工经验组织二衬施工。为保证二衬工期,项目利用开挖时增加的临时横通道,分段验收初支提前施工二衬,并增加台车投入,共计投入6台台车,相互穿插,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杜绝人等工作面的情况。

难点五:二衬施工,先堵水

该隧道一大特点是地下水丰富,特别是穿越卧牛山脚下背斜段,局部涌水量达到300mm³/h。为确保二衬正常施工,减轻二衬防水压力,项目部确定了“以堵为主,堵排结合”水治理思路,提前插入专业堵漏班组,将大量涌水点进行了注浆堵漏,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为二衬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前提。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徐州地铁1号线01标项目全体员工,在局、公司等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客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年度里程碑式的节点目标,意义重大,为下一步的“铺轨”打下夯实基础。项目部将再接再厉,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冲刺!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五局微信

五局土木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