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管廊项目部2017年2月28日正式开工,项目工期为365天,合同额为97090.24万元。项目分龙岗、江南两个工区,工区跨度达30多公里,战线长、体量大、跨度宽,材料需求大且时间要求精准。
仅商品砼需求量就高达239428方,各类型号钢筋31595吨,分供方达26家,平均每天采购、商品砼达800方、钢筋100吨,高峰时期各类设备达到268台(套),物资设备管理面临极大挑战,谢波自三月份调入项目担任物资设备部经理一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理顺项目物资管理各项工作。
主材控制显成效
针对项目战线长、工作面多的特点,项目物资部提出钢筋加工采用集中加工集中配送。钢筋加工采用数控设备确保了尺寸精确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钢筋的利用率;实施半成品分类归堆挂牌放置。谢波主导制订《钢筋加工厂钢筋出场管理制度》,明确了钢筋出厂的流程,从施工员发起《物资放行条》至钢筋到工地需经4个岗位签字确认,有效的堵住了制度漏洞。同时由物资部派专人对钢筋采购、加工、配送、绑扎的管理工作,确保制度落实的同时,利用敏捷管控单,实现商务策的节约目标,目前钢筋节约率6.84%,混凝土节约率6.05%。
设备管理抓重点
对于赶工大干的项目,说时间就是金钱毫不为过,不光材料,机械设备的及时性调配及使用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好坏。针对项目涉及的设备虽然数量大,但高风险设备少的特点,谢波对物资管控除了进场验收等常规动作外,主要抓住了吊车这类高风险设备。吊车摆放到位后,及时进行警示标志标牌设置,做到“无警示不起吊”,经设备管理人员及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吊装。吊装作业时派专人旁站、指挥。
物料出入凭依据
针对项目材料种类多,需量大的特点,谢波总是会及时落实非周转型材料进场前材料计划,进场时的材料盘点、分配,使用后的三算对比,并分析盈亏原因、总结记录,并根据总结适当调整材料进场数量;对于周转材料,做好计划入库,登记领取,去向跟踪,回收登记等措施,保证每一种材料的使用有根有据,可查可究。同时督促各个工区、队伍,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和需要,提前做好材料计划,施工过程监督材料的使用,杜绝浪费、和人为破坏,使用后及时回收登记等工作;
严控质量夯根基
南宁管廊这种一年要完成9.7亿产值的非常规施工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在项目建设初期,谢波就要求物资部把对的管理控制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进入工程实体的材料严格监控,混凝土、碎石、钢材等主材的供货渠道、质量标准等我事先都会进行详细的调查、询问,事先熟悉了解各种材料的规格和验收标准,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入场原材料、外购件等进行标准化验收,做到并记录数据做到“收发有据”。
物资验收,产品的质量、数量控制谢波都会都要求物资部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去对待,对短斤少两、滥竽充数等现象必须严格把关。材料的进出、验收、使用、交接、调拨等材料变动情况均做好台账,方便现场项目施工安排、材料调拨及盘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并负责采取措施防止物资在使用或交付前的损坏余变质,禁止大材小用、长材短用等浪费现象。此外,他还会每天坚持现场检查,发现和解决现场物资存放及使用出现的问题,在物资管理中严格把关,认真负责,使得材料、工具没有发生不合理使用和丢失损坏现象。
虽然物资部手握项目物资采购调配“大权”,但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谢波都会要求部门人员“节俭”。因为他都深知,浪费的是成本,节约的就是效益。在工地现场,大家丢弃的废旧材料,他总是会拿起来研究,把能用的挑出来,“挑挑选选还能用,节俭是福!”不论现场还是项目其他关键管理岗,想增加效益就一定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重细节。“将材料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将敏捷管控落实到位”是每一个物资人员的使命,他一直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做项目最称职的“管家”。